羊城講古⑮ | 工匠懷絕技 齊心蓋大屋

西關大屋是廣州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建築,趟櫳門、滿洲窗、花罩……單是這一個個物件,就能把這座城市特有的風情傳遞給人們。今天,就讓我們去“結識”一群身份普通、卻都有著一手絕活的本地工匠——“三行仔”。

泥匠、木匠、石匠統稱“三行仔”

在一兩百年前的廣州城裡,“三行仔”這個說法,是對三個行當裡做事的工匠的統稱,即泥匠、木匠和石匠。泥匠砌墻蓋瓦是高手;木匠擅長制作門窗,本事沒得挑;石匠也有一手絕活,西關大屋裡隨處可見的石雕,就是他們的得意之作。

為瞭“結識”這一群人,讓我們來玩一個小小的穿越遊戲。你突然發現自己回到瞭晚清年間,成瞭廣州城裡的一個做絲綢生意的商人。這幾年行情不錯,你掙瞭不少錢,就打算在龍津街一帶蓋一棟大宅子,好好享受一下生活。地很快就買好瞭,接下來就準備蓋房子瞭。要蓋房子,就得請匠人。在廣州這樣商品經濟發達的地方,這可一點都不難。全城大大小小有1000多傢建築店,都可以接你的單子。你可以去大新街上的“溫大利”、成泗棧,或者牛乳橋(今清平街一帶)附近的宗容記,那些都是業內名店,就是報價會高一點,如果不怕多花錢,請其中的任何一傢,都能把活幹得漂亮;你若想少花一點錢,那就找一傢名氣略微小一點的店,其實質量也差不到哪兒去。要知道,廣州工匠的水平,在全國數一數二,在工藝質量上,你還真不用太擔心。

在老西關街道上,建築店非常好找。那時無論砌墻,還是蓋瓦,都要用到石灰,所以幾乎每傢店裡都有一個碩大的石灰池,你瞅準瞭走進去,一問就行。不過,這些建築店大多“不養閑人”。建築店老板接瞭你的活,才會去雇用泥匠、木匠和石匠。

建築店找工人也有固定的地方。每天一早,城裡待雇的工匠都會聚集在一些馬路口和十字街頭,等著活計上門,因此形成瞭一個個市集。日子久瞭,聚集在各個市集上的工匠和前來雇人的老板熟瞭,就慢慢結成團體,給自己起個行號,叫作“某某堂”。老板和工匠一同加入該“堂”,繳納“入行費”,並用這筆錢購置房產,供奉魯班。所以,如果你想繞過建築店,直接去市集找工人,一定是行不通的,因為誰都不會為瞭接你這一單活,壞瞭堂裡的規矩。

羊城講古⑮ | 工匠懷絕技 齊心蓋大屋

精美石雕

本地工匠齊心協力蓋大屋

建築店老板的效率還是挺高的,很快泥匠、木匠和石匠都到位瞭,新屋的方位、形狀、高矮也都根據“風水龍脈”的情況定好瞭,萬事俱備,隻等開工。

打樁,是修築西關大屋的重中之重。那時打的都是杉木樁,高度足有兩米,入地的尖端塗上厚厚的一層柏油,以防地下水汽侵襲,使得木樁枯朽。打樁的樁錘也有1.5米高,三面安有插手,俗稱“三星錘”。打樁時,三個工匠站成一個三角形,每人各持一個插手,然後一齊喊著號子,把樁錘高高舉起,用力將杉木樁打入地下。這不但是體力活,更是技術活,所以技藝高超的打樁工人從來都很吃香。

打完樁,就該砌墻瞭。西關大屋用的多是大青磚,先由泥匠手工打磨光滑,然後一層層拉線往上砌。此外,那時的大屋室內外都要用磚雕裝飾,刻上龍鳳獅豹、古代人物、各色花卉乃至凹凸文字的對聯,這些都是泥匠必須掌握的手藝。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優秀的泥匠還必須具備一定的美術素養。

泥匠忙著砌墻蓋瓦時,木匠也沒閑著。我們熟知的“趟櫳門”“屏風門”“滿洲窗”等都出自木匠之手。西關大屋的三道門——矮門、趟櫳門和大門,從上到下沒有一顆鐵釘,全由木匠手工對榫而成,滿洲窗和屋頂金鐘架梁的榫口也不能有一絲瑕疵,這樣的手藝,真當得起“絕活”二字。此外,門窗上的花鳥蟲魚、龍鳳獅虎以及各色人物,都由他們雕出。今天人們細看耀華大街和龍津西路存留下來的西關大屋,也會打心底裡承認,這些沒有留下名字的木匠稱得上是半個藝術傢。

羊城講古⑮ | 工匠懷絕技 齊心蓋大屋

“滿洲窗”

除瞭泥匠、木匠,我們還得提一提石匠。“西關大屋”上,除瞭磚雕、木雕,也少不瞭精美的石雕,這些都出自石匠的巧手。不過,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後,隨著水泥的日漸流行,石匠的生存空間日趨狹窄,石雕工藝日漸凋零,真讓人有些遺憾。

齊心協力蓋大屋的“三行仔”有一個共同的祖師爺——魯班。農歷六月十三俗稱魯班先師誕,每到這一天,城內的建築店都要大擺宴席,慶賀師傅誕。每到這個時候,城內就有很多婦女拿著碗碟,來到各店門口討要飯菜。她們相信將這些飯菜拿回傢給孩子吃,就能讓孩子沾一點魯班的聰明和智慧,成年後學好手藝,就能長長久久有飯吃。由此可見,那時“三行仔”雖然看上去普通,但日子肯定過得不算差,否則“魯班先師誕”也不會這麼有影響力。無論在哪一個年代,一個人能紮實學藝,憑本事自食其力,都還擁有不錯的人生,不是嗎?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月華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廖雪明、莫偉濃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張宇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

Like (0)
华夏门网的头像华夏门网
Previous 2024年9月13日
Next 2024年9月13日

相关推荐

  • 自梳女,中國第一批終身不嫁的不婚族

    Hello,大傢好。我是堅持輸出自己思想,迎難而上的南上秋。 隨著女性獨立自強與自主意識的覺醒,這幾年女性不婚越來越多瞭。現代女性可以選擇獨身主義、約會文化、丁克傢庭、同性之愛等不同的生活方式。但其實早在一兩百年前,中國就已經出現瞭第一批不婚族“自梳女”,比如在我們廣東順德、珠海等地的自梳女。 自梳女這一風俗興起於19世紀中葉,盛行於清末民初,大約在1875…

    趟栊门 2024年11月28日
    340
  • 做趟櫳門、制茶、雕刻臉譜……穗澳青年暑假玩轉非遺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馬思泳 通訊員 荔宣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秋明 暑假如何潮玩非遺?8月7日,由廣州市荔灣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澳門粵劇曲藝總會主辦,粵劇藝術博物館、荔灣區非遺中心承辦的“探尋匠心 攜手成長”——穗澳青少年非遺文化交流活動在珠江鋼琴創夢園荔灣非遺集聚區正式啟動。50名廣州學生和30名澳門學生齊聚荔灣非遺集聚區,親手體驗荔灣多項非遺制…

    趟栊门 2024年9月8日
    100
  • 廣州隱藏在西關腹地的小巷,背後的歷史風雲,讓這條古巷分外耀眼

    廣州雖然是繁華的一線城市,但除瞭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以外,還保留著許多值得探索的歷史痕跡以及美麗的人文風景。今天就帶大傢去發現廣州的細微古老的人文之美! 廣州老城區有條百米長古巷,名為“耀華大街”,雖然隻有一百來米,但是卻有39個開間,30戶人傢全被被列為瞭歷史文化保護建築。這裡曾經居住過很多名人,背後隱藏的歷史風雲,更讓這條短短的“大街”分外耀眼。 雖然我是…

    趟栊门 2024年12月5日
    170
  • 紅船“搭載”騎樓趟櫳門

    昨日,粵劇紅船船體合攏儀式在東莞麻湧舉行。廣州日報記者莫偉濃 攝 紅船外形甫一揭曉,馬上吸引瞭人們的目光。廣州日報記者莫偉濃 攝 看粵劇紅船合攏視頻,請掃二維碼。 粵劇紅船昨日合攏 船身融入多種嶺南元素 昨日,隨著一聲令下,粵劇紅船船體一部分在高高的吊車帶動下緩慢地向船主體靠攏,經過10分鐘的對接,兩部分終於合攏在瞭一起,這標志著粵劇紅船船體建設即將完成,接…

    趟栊门 2024年9月21日
    60
  • Read and understand Guangzhou·Decryption|The \”Three Xingzi\” has the same voice and a big house

    Walking in the gate, the hut of the continent, the flower cover, the green cloud alley… Single is a noun, It is enough to arouse the hearts of locals The remote and warm memo…

    趟栊门 2025年2月16日
    11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email protected]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