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西關大屋——嶺南特色傳統民居建築

西關大屋,俗稱嶺南古老大屋,是中國廣州西關(荔灣)一帶興建的富有嶺南特色的傳統民居。所謂西關,是老廣州人對位於荔灣區,北接西村,南瀕珠江,東至人民路,西至小北江,明清時地處廣州城西門一帶地方的統稱。西關是廣州的舊城,因明清時地處城西門外而得名,在明清時期這裡就是廣州的商貿中心。

西關大屋是舊廣州商人賈富紳的居所。俗話有雲,“東山少爺,西關小姐”,說的正是住在西關大屋裡的大富人傢的千金小姐。西關大屋興於清代後期,到十九世紀中後期和廿世紀二十年代至為鼎盛。其以平面佈局、立面處理,建築設計和細部裝飾極富嶺南韻味與風采而揚名中外,成為嶺南建築寶庫中的一件瑰寶。

廣州西關大屋——嶺南特色傳統民居建築

西關大屋的建築藝術一方面來源於歷史和積累,另一方面從事南北貿易的商人帶回瞭國內各地建築藝術之精華,加以運用和仿造,同時隨著對外貿易的發展和歸國華僑日多而引進瞭不少國外先進科技,使西關大屋的建築與裝飾日趨華美,相傳興盛時多達八百餘所。

西關大屋多為磚木結構、青磚石腳、高大正門用花崗石裝嵌。一般面積400平方米,從入門起設有門廳、天井、轎房、神廳、內房、房廳,還有青雲巷、掛廊、花局、庭院等佈置,內部裝飾多采用木刻的花眉、花罩、屏風和滿州花窗,門前有水磨青磚石墻、矮角門、趟攏門、回字門廊等。西關大屋平面佈局狹長,獨特的結構又利於穿堂風,故有冬暖夏涼的優點。

西關大屋平面佈局按中原傳統的正堂屋形式,基本上是縱深方向展開。其典型平面為三間兩廊;左右對稱,中間為主要廳堂。中軸線由前而後,由南而北,中軸線由前而後,依次為門廊、門廳(門官廳)、轎廳(茶廳)、正廳(大廳或神廳)、頭房(長輩房)、二廳(飯廳)、二房(尾房)。每廳為一進一般大屋為二三進,形成頗多的中軸線。

廣州西關大屋——嶺南特色傳統民居建築

廳與廳間以天井相隔,天井上加小屋蓋,靠高側窗(水窗)或天窗通風采光。正間兩旁偏間前部左邊為書房及小院,右邊為偏廳和客房。客房頂為平天臺,供乘涼、賞月和西關小姐們七夕拜月(拜七姐)等用。偏廳、客房後部為臥房、廚房等。門廳右邊一般設有庭院,庭園中栽種花木,築有假山魚池,頗為典雅清幽。

大屋兩側各有一條青雲巷(取“平步青雲”意),又稱“冷巷”、“火巷”、“水巷”等,直通大屋的尾端,寬度在1.3~2公尺之間,有通風、防火、排水、采光、曬晾、交通、栽花木等多種功用。

青磚石腳與石門夾是西關大屋的一大特色,大門口以麻石夾築成,一般分為三層,第一層為矮腳吊扇門(又叫角門),第二層為木趟櫳,第三層為硬木大門,稱“三件頭”。

臨街最外的一道是四扇或二扇對開的矮腳吊扇門,即角門。每一間西關大屋的角門都不盡相同,大部分角門高在70厘米到1米多不等,高高低低參差不齊。角門是木制的,門上有的雕著葡萄串,有的雕著松鼠,也有的雕著石榴花,更多的是一些漂亮的幾何圖形,十分精巧。這是西關人傢不願街外人看通屋內情況的一個隔段,既可分割屋內外的相互幹擾,又可通風、采光,靈活而富藝術。

廣州西關大屋——嶺南特色傳統民居建築

角門之後就是獨具嶺南特色的木趟櫳瞭。趟櫳是一個活動的欄柵,用13或15條堅硬的圓木條(一般為紅木或硬木)構成,橫向開合故稱趟櫳。角門和趟櫳有通風和保安的功能,是適應嶺南炎熱多雨的氣候而特制的建築構件。

趟櫳之後的大門就是真正的(洋雜木)大門,多在夜間才關閉,厚約8厘米,門鈕銅環,門腳藏石臼中,門後用橫閂扣門,以防盜賊。

西關大屋最富特色的標志之一是滿洲窗。這些正方形的窗格用許多五光十色的玻璃鑲嵌而成。其工序十分復雜繁瑣,光是一個滿洲窗就耗掉瞭15人10天的工時。

因為滿洲窗的真正工藝早已失傳,據說每件窗的玻璃起碼要返工三次以上。所以,即使說建這樣一座木石瓦房,其工程量相當於建一座九層高樓,相信也不會令人覺得太驚訝。

西關大屋室內裝修和陳設講究。門官廳、轎廳之間用木門封隔,檔中之上與桁杉之下為橫貫全屋之木花橫眉,敞廳多以木刻花罩裝飾,頗具書卷味和工藝美。

廣州西關大屋——嶺南特色傳統民居建築

大廳雅潔通爽,室內廳房之間的間隔多用滿洲窗組合,連房門也以滿洲窗作門心,閉合時宛如一幅精美畫圖。室內陳設傢具、燈具、條幅、對聯、書籍、古董、字畫、瓶花、盆栽、籠鳥、鏡臺及各種藝術品,處處香溢著濃鬱的嶺南韻味。

西關大屋所具備的條件包括:“三邊過”佈局;腳門、趟櫳門以及大門所組成的“三件頭”;硬山頂;檻窗;青磚石腳;麻石街;天井;青雲巷;木樓梯;各種廣州傳統裝飾、雕刻。民國初期,西關商人的房子被大量拆除,西關大屋在鼎盛時期有800多間,現在尚存不足10間。

西關大屋室內裝修典雅,堪稱集工藝美術之大成,木石磚雕、陶塑灰塑、壁畫石景、玻璃及鐵漏花、滿洲窗、刻彩圖案、紅木傢具、木雕花飾、檻窗等,均極富嶺南韻味與風采。

古建傢園– 古建中國,以古建築傳統優秀文化為核心的文化建築互聯網創新平臺!以線上+線下模式,建築+互聯網+文化,傳承與發揚建築文化,把傳統優良文化植入到建築材料中,讓建築從源頭上有文化,將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與現代科學技術古今結合、中西融合,應用於現代建築行業,倡導將優良的傳統文化走入大眾的衣食住行。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

(0)
华夏门网's avatar华夏门网
上一篇 2024年10月14日 11:45:24
下一篇 2024年10月14日 11:51:51

相关推荐

  • 逛墟頂老街 嘆悠閑老城風情

    位於蓬江河北岸的墟頂老街在江門人心中有著特殊的位置——她被視為江門的城市原點,所有江門故事由此展開。在過去的600多年裡,墟頂老街見證瞭江門這座城市的風雨滄桑和光輝繁榮,也因此承載瞭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如今,這個老街區早已不如過往熱鬧,卻因歷經滄桑多瞭幾分韻味,讓人們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也能感悟過往的街巷回憶。 曾孕育江門城市雛形 墟頂老街,並不是一條街,從地…

    趟栊门 2024年10月13日
    230
  • There is a new neighbor in the old street

    Xinhua News Agency, Guangzhou, July 18th: New neighbors are coming to the old street Xinhua News Agency reporters Ding Mei, Wen Jinghua, Lei Dongrui On a hot summer evening, report…

    趟栊门 2025年1月2日
    220
  • 梧州:昔日“小香港”,如今“身在廣西,心在廣東”

    循著百年老店“粵西樓”的招牌,走進巴洛克風格的老洋樓,踩著吱吱呀呀的狹窄木樓梯走上二樓,點上一份紙包雞、一條蔥油魚,優哉遊哉過一個中午,或是另覓一傢老茶樓喝個早茶,一盅兩件一派閑適,都是廣西梧州人的尋常時光。廣東人來到這裡,感覺就像沒離開廣東,一切都是那般熟悉與親切。 如果從廣深為核心的珠三角出發,梧州是可以最快到達的廣西城市,自駕僅需三小時。這個如今聲名不…

    趟栊门 2024年9月18日
    710
  • Why do people in Guangdong \”reward\”? Thousand-year survival wisdom hidden in the teahouse

    (There is a hot steam in the teahouse, and the slime is hidden in the bamboo. The uncle wearing flip flops slimming Pu\’er and suddenly took out three red real estate certifi…

    趟栊门 2025年2月25日
    90
  • 當嶺南風韻邂逅浪漫婚禮!廣州89對新人集體許下幸福承諾

    9月22日,“傢國同慶 見證幸福”2024年全國萬人集體婚禮在全國50個城市同步拉開帷幕。廣州作為重要的分會場之一,89對新人(來自19個省份,跨21個行業)攜手步入婚姻殿堂,現場500餘人共聚一堂為新人送上衷心祝福。本次活動由全國婦聯、國傢民委、民政部、農業農村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主辦,廣東省婦聯協辦,廣州市婦聯、廣州市總工會、廣州市民政局、廣州市林業和…

    趟栊门 2024年10月4日
    1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email protected]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