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西關大屋——嶺南特色傳統民居建築

西關大屋,俗稱嶺南古老大屋,是中國廣州西關(荔灣)一帶興建的富有嶺南特色的傳統民居。所謂西關,是老廣州人對位於荔灣區,北接西村,南瀕珠江,東至人民路,西至小北江,明清時地處廣州城西門一帶地方的統稱。西關是廣州的舊城,因明清時地處城西門外而得名,在明清時期這裡就是廣州的商貿中心。

西關大屋是舊廣州商人賈富紳的居所。俗話有雲,“東山少爺,西關小姐”,說的正是住在西關大屋裡的大富人傢的千金小姐。西關大屋興於清代後期,到十九世紀中後期和廿世紀二十年代至為鼎盛。其以平面佈局、立面處理,建築設計和細部裝飾極富嶺南韻味與風采而揚名中外,成為嶺南建築寶庫中的一件瑰寶。

廣州西關大屋——嶺南特色傳統民居建築

西關大屋的建築藝術一方面來源於歷史和積累,另一方面從事南北貿易的商人帶回瞭國內各地建築藝術之精華,加以運用和仿造,同時隨著對外貿易的發展和歸國華僑日多而引進瞭不少國外先進科技,使西關大屋的建築與裝飾日趨華美,相傳興盛時多達八百餘所。

西關大屋多為磚木結構、青磚石腳、高大正門用花崗石裝嵌。一般面積400平方米,從入門起設有門廳、天井、轎房、神廳、內房、房廳,還有青雲巷、掛廊、花局、庭院等佈置,內部裝飾多采用木刻的花眉、花罩、屏風和滿州花窗,門前有水磨青磚石墻、矮角門、趟攏門、回字門廊等。西關大屋平面佈局狹長,獨特的結構又利於穿堂風,故有冬暖夏涼的優點。

西關大屋平面佈局按中原傳統的正堂屋形式,基本上是縱深方向展開。其典型平面為三間兩廊;左右對稱,中間為主要廳堂。中軸線由前而後,由南而北,中軸線由前而後,依次為門廊、門廳(門官廳)、轎廳(茶廳)、正廳(大廳或神廳)、頭房(長輩房)、二廳(飯廳)、二房(尾房)。每廳為一進一般大屋為二三進,形成頗多的中軸線。

廣州西關大屋——嶺南特色傳統民居建築

廳與廳間以天井相隔,天井上加小屋蓋,靠高側窗(水窗)或天窗通風采光。正間兩旁偏間前部左邊為書房及小院,右邊為偏廳和客房。客房頂為平天臺,供乘涼、賞月和西關小姐們七夕拜月(拜七姐)等用。偏廳、客房後部為臥房、廚房等。門廳右邊一般設有庭院,庭園中栽種花木,築有假山魚池,頗為典雅清幽。

大屋兩側各有一條青雲巷(取“平步青雲”意),又稱“冷巷”、“火巷”、“水巷”等,直通大屋的尾端,寬度在1.3~2公尺之間,有通風、防火、排水、采光、曬晾、交通、栽花木等多種功用。

青磚石腳與石門夾是西關大屋的一大特色,大門口以麻石夾築成,一般分為三層,第一層為矮腳吊扇門(又叫角門),第二層為木趟櫳,第三層為硬木大門,稱“三件頭”。

臨街最外的一道是四扇或二扇對開的矮腳吊扇門,即角門。每一間西關大屋的角門都不盡相同,大部分角門高在70厘米到1米多不等,高高低低參差不齊。角門是木制的,門上有的雕著葡萄串,有的雕著松鼠,也有的雕著石榴花,更多的是一些漂亮的幾何圖形,十分精巧。這是西關人傢不願街外人看通屋內情況的一個隔段,既可分割屋內外的相互幹擾,又可通風、采光,靈活而富藝術。

廣州西關大屋——嶺南特色傳統民居建築

角門之後就是獨具嶺南特色的木趟櫳瞭。趟櫳是一個活動的欄柵,用13或15條堅硬的圓木條(一般為紅木或硬木)構成,橫向開合故稱趟櫳。角門和趟櫳有通風和保安的功能,是適應嶺南炎熱多雨的氣候而特制的建築構件。

趟櫳之後的大門就是真正的(洋雜木)大門,多在夜間才關閉,厚約8厘米,門鈕銅環,門腳藏石臼中,門後用橫閂扣門,以防盜賊。

西關大屋最富特色的標志之一是滿洲窗。這些正方形的窗格用許多五光十色的玻璃鑲嵌而成。其工序十分復雜繁瑣,光是一個滿洲窗就耗掉瞭15人10天的工時。

因為滿洲窗的真正工藝早已失傳,據說每件窗的玻璃起碼要返工三次以上。所以,即使說建這樣一座木石瓦房,其工程量相當於建一座九層高樓,相信也不會令人覺得太驚訝。

西關大屋室內裝修和陳設講究。門官廳、轎廳之間用木門封隔,檔中之上與桁杉之下為橫貫全屋之木花橫眉,敞廳多以木刻花罩裝飾,頗具書卷味和工藝美。

廣州西關大屋——嶺南特色傳統民居建築

大廳雅潔通爽,室內廳房之間的間隔多用滿洲窗組合,連房門也以滿洲窗作門心,閉合時宛如一幅精美畫圖。室內陳設傢具、燈具、條幅、對聯、書籍、古董、字畫、瓶花、盆栽、籠鳥、鏡臺及各種藝術品,處處香溢著濃鬱的嶺南韻味。

西關大屋所具備的條件包括:“三邊過”佈局;腳門、趟櫳門以及大門所組成的“三件頭”;硬山頂;檻窗;青磚石腳;麻石街;天井;青雲巷;木樓梯;各種廣州傳統裝飾、雕刻。民國初期,西關商人的房子被大量拆除,西關大屋在鼎盛時期有800多間,現在尚存不足10間。

西關大屋室內裝修典雅,堪稱集工藝美術之大成,木石磚雕、陶塑灰塑、壁畫石景、玻璃及鐵漏花、滿洲窗、刻彩圖案、紅木傢具、木雕花飾、檻窗等,均極富嶺南韻味與風采。

古建傢園– 古建中國,以古建築傳統優秀文化為核心的文化建築互聯網創新平臺!以線上+線下模式,建築+互聯網+文化,傳承與發揚建築文化,把傳統優良文化植入到建築材料中,讓建築從源頭上有文化,將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與現代科學技術古今結合、中西融合,應用於現代建築行業,倡導將優良的傳統文化走入大眾的衣食住行。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

Like (0)
华夏门网的头像华夏门网
Previous 2024年10月14日
Next 2024年10月14日

相关推荐

  • 又一批歷史建築保護名單公示!廣州這些古宅,你熟悉嗎

    越秀區大東街道啟明一馬路9號,建於民國時期,二三層兩側設凸出陽臺,中間部分為六邊形體塊,整體均帶有豎向裝飾線條等特色工藝和構件,是越秀區保存較好的早期現代風格的民居建築。 透過蒙塵的滿洲窗,陽光化作五彩精靈透射在斑駁的南洋花階磚上,水磨石樓梯、鑄鐵花扶手、木雕趟櫳門,仿佛述說著一個塵封半世紀的故事。 12月11日,廣州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委員會對《廣州市第五批歷…

    趟栊门 2024年10月17日
    150
  • Stroll around Xuding Old Street and marvel at the leisurely old town style

    Xuding Old Street, located on the north bank of Pengjiang River, has a special place in the hearts of Jiangmen people – it is regarded as the origin of Jiangmen\’s city…

    趟栊门 2025年1月14日
    40
  • 趟櫳門的新用途:傢裡關狗狗

    #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 下午看孫甘露老師的茅盾文學獎獲獎大作—《千裡江山圖》。 還沒看完,情節跌宕起伏,相當過癮。 有個小細節,書裡提到廣東當地特有的建築“趟櫳門”,為通風防潮之用。 好奇查瞭一下,長這個樣子。 這個神奇的大門和如今傢裡養寵物的隔離門還真是有點異曲同工。

    趟栊门 2024年9月20日
    250
  • 來廣州第一次參加這麼有趣的citywalk

    少年們帶領外國友人在永慶坊街區參觀遊覽。 如果帶著外國友人遊覽廣州,哪些景點最能展現廣州城市發展的脈絡?其中,哪些是你的心水之選呢?2024“廣州新時代少年說”第二期,“廣州新時代好少年宣講團”迎來瞭新的挑戰。這次,宣講團的五位成員郭芃、柯浵琳、林靖博、羅妙章和吳清楓作為廣州國際導遊,帶領著兩位外國朋友在廣州進行瞭一場至西向東、穿越古今、探索城脈發展的城市更…

    趟栊门 2024年9月26日
    40
  • 發現澳門|走進鄭傢大屋,帶你看“經典”+發現“新鮮”

    走進鄭傢大屋 認識歷史文化 發現更多精彩 澳門歷史城區內有眾多中西文化建築相互毗鄰。當中,典雅古樸的中式大宅鄭傢大屋,一直是旅客參觀和藝文展演的其中一個熱門地點。 攝影:李向陽 趁紀念鄭觀應誕辰180周年系列活動在進行,今期就和大傢介紹鄭觀應在澳門的重要“足跡”——鄭傢大屋的各種特色。 01 月門 鄭傢大屋,位於澳門半島西南部,與阿婆井前地對角相望,是由思想…

    趟栊门 2024年9月7日
    26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email protected]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