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对联规则:三句话15个字,轻松掌握对联规则(含平仄对照表)

在头条,有很多喜欢对联的朋友。说实话,看到传统文化艺术有这么多人喜欢,心里很是高兴。但是我发现,其中有不少的朋友虽然对的很欢,却对对联的基本规则,特别是平仄规则并不怎么清楚。当然,其中有一部分朋友是愿意学习平仄规则的,但可能一下子没找到学习的地方。也有一部分人觉得,我只要对的高兴,句子意境有了就行,现代人谁还在乎那些平仄规则啊。

极简对联规则:三句话15个字,轻松掌握对联规则(含平仄对照表)

对于后面这一部分人,我想说的是,既然你说是在对联,那总得给对联一些尊重,按照对联的规矩来吧。打个比方,一个小孩子,可以拿着足球当皮球拍;但一个大人,嘴里说着去踢足球,手里却运着球投到对方球门里去,虽然也可以玩得很热闹,但总是有些别扭吧。又比如下象棋,“将、士”出了九宫到处跑,“车”能够拐弯,总不是个事儿吧?

所以,既然玩对联了,总应该了解一下对联的规则吧。其实对联的基本规则很简单,就三句话15个字:字数要相等、句子要对仗、平仄要合律。

极简对联规则:三句话15个字,轻松掌握对联规则(含平仄对照表)

对联基本规则一:字数要相等

这是对联最基础的规则。如果你愿意在你家大门左边贴五个字,右边贴七个字,当然也不犯法,但这个肯定不是对联。可能有人不屑一顾:这个还用说?但其实,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副上下联字数不等的对联。

话说袁世凯复辟帝制83天后,一命呜呼归天去了。于是有人写了如下这副对联:

袁世凯 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众所周知,对联的基本要求就是上下联字数相等。在这幅对联中,“千古”对“万岁”没问题(其实也有问题,尾字都是仄声),但是“袁世凯”对“中国人民”字数就不对了,不成对。所以,这幅奇特的对联的真正含义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看懂了背后意义的人,都对这幅“对联”赞不绝口。不过这是在特定情况下出现的特殊“对联”,并不能说明对联上下联字数可以不相等。恰恰相反,它正是利用对联“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这一规则实现了讽刺目的。

对联基本规则二:句子要对仗

对联的第二个基本规则,就是上下联彼此对仗。对仗有三个基本要求。

一是上下联在相应位置的词类必须相当

举例说明如下: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在这副对联中,“墙”对“山”,“芦苇”对“竹笋”,“头”对“嘴”,“脚”对“皮”,“根”对“腹”,都是名词对名词;“上”对“间”,“底”对“中”,都是方位词对方位词;“重”对“尖”,“轻”对“厚”,“浅”对“空”,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

除了大的词类之外,还有各种小类。比如,名词下面还可以细分为人名、地名、动物、植物、天文、时令、服饰……动词、形容词等也一样可以再细分。如果可能的话,用小类来对更好,比如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植物对植物,等等。上面这副对联,“芦苇”对“竹笋”,都是植物;“头”对“嘴”,都是人体部位,就非常好。

二是上下联结构必须相应

指的是上下联必需具有相同的语法结构。仍以上面的对联为例: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副对联的上下联语法结构是完全一样的。整个句子是个主谓结构,前半句四个字是主,后半句七个字是谓。其中,前四字是个偏正结构,中心词是“芦苇”和“竹笋”,“墙上”和“山间”是定语;后七字则是个联合结构,“头/重”“脚/轻”“根底/浅”三个主谓结构并列在一起。

三是节奏必须相同

指的是上下两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还是这幅对联:

墙上 芦苇,头重 脚轻 根底浅

山间 竹笋嘴尖 皮厚 腹中空

上下联的节奏完全一样,都是二——二——二——二——三。

满足了以上对仗要求的对联,属于工对。如果不能完全做到,就叫做宽对。对对联,首先要考虑工对,实在不得已,才退而求宽对。

对联基本规则三:平仄要合律

平仄规则稍微复杂一点,下面分为句末、句中以及句间三个层面来讲。

(1)上联句末要仄收,下联平收

也就是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则必须是平声。这是对联平仄的基本规则,绝对不能搞反或者不管。

所以,如果你出了个末字为平声字的句子,千万不能说“请对下联”,可以说“请对上联”或者直接“请对”就好。在家贴春联的时候,也要根据这个规则分清楚左右,上联贴右边,下联贴左边。

(2)句中要平仄交替,上下联要平仄相对

对联平仄规则的专业叫法是马蹄韵。因为对联平仄交替变换的规律,与马蹄行进之规律一样,所以得名。为方便记忆,我将不同字数对联的平仄格式列成一张表,直接对照着用就好:

极简对联规则:三句话15个字,轻松掌握对联规则(含平仄对照表)

至于八言以上(含八言)联句,其平仄要视节奏而定。比如八言句的句子节奏为3+5,则分别符合三言句和五言句的格律就行。以此类推。下面以七言句为例,具体说明一下。

杭州西湖岳庙有一副对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

其平仄如下图所示,与七言句的第(1)种平仄格式完全吻合。

极简对联规则:三句话15个字,轻松掌握对联规则(含平仄对照表)

另外,诗词中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在对联中一样成立。“一三五不论”是指七言句中的第一、第三、第五个字可平可仄(五言句则是第一第三字);“二四六分明”是指第二、第四、第六个字的平仄要差异分明,具体来说是二四不同二六同。比如济南大明湖铁公祠的这幅对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城山色半城湖

如下图所示,这副对联的上联符合七言句的第(2)种平仄格式,但下联第一字变成了仄声(“一”为入声字,故也是仄声),第三字变成了平声,是典型的“一三五不论”。

极简对联规则:三句话15个字,轻松掌握对联规则(含平仄对照表)

但“一三五不论”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的。例如,七言句格式(1)的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必须是“平”,否则就要犯“孤平”大忌;而七言句格式(2)的下联“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五字必须是仄,否则就要犯“三平尾”大忌。

(3)多句对联的句脚,也有平仄要求

假如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不止一句,那么,除了每一句中有平仄要求之外,每一句的句脚也有平仄要求。

多句对联的句脚平仄,完全符合马蹄韵要求的,为正格。

极简对联规则:三句话15个字,轻松掌握对联规则(含平仄对照表)

举例说明:

我去太匆匆,骑鹤仙人还送客

兹游良倦倦,落花时节其登楼

——这是武昌黄鹤楼联,其句脚平仄为“平仄,仄平”,属于正格。

胜地重新,在红藕花中,绿杨阴里

清游自昔,看长天一色,朗月当空

——这是杭州西湖十景之平湖秋月联,每边三句,其句脚平仄为“平平仄,仄仄平”(“昔”为入声字,故也是仄声),属于正格。

晓钟历历,晓磬泠泠,细参个里机关,凡处境无非梦幻

岚气重重,云峰乙乙,饱看天然图画,不学仙也是真仙

——这是四川灌县青城山建福宫联,每边四句,其句脚平仄为“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属于正格。

每边四句以上的长联,初学者基本上不会涉及,所以省略。记住了上面这些,对联的规则基本上也就掌握了。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

(0)
华夏门网's avatar华夏门网
上一篇 2023年10月30日 12:56:59
下一篇 2023年10月30日 13:00:00

相关推荐

  • 20副寺院对联,言简意深

    偶尔登高山、访名寺,最喜欢的就是门前的对联。短短两句话,言简意深。再三回味琢磨,方能领悟其中真意。 乐山凌云寺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 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 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人生就是一个局,局中人看遍世间万物,也别忘了观己身。 黄粱梦亭对联 睡至二三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 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

    门口对联 2023年9月24日
    360
  • 歷代書傢集字春聯大集合,2022年春節絕對夠用

    不凡的牛年即將過去 農歷壬寅虎年春節即將到來 特整理 歷代書傢集字春聯 需寫春聯的書友們 趕緊收藏吧 集 字 春 聯 褚遂良集字春聯孫過庭《書譜》集字春聯 蘇東坡行書集字春聯 黃庭堅集字春聯 王鐸行書集字春聯 褚遂良集字春聯 上聯:雲霞開錦繡 下聯:草木弄新姿 上聯:萬裡春光暖 下聯:九州氣象新 上聯:春風吹大地 下聯:淑氣滿人間 上聯:春來千枝秀 下聯:冬…

    门口对联 2024年8月20日
    180
  • 10 The best couplets that are very happy, have been circulating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nd the level has not been said

    #<<<<# There are many good couplets in history, making people talk about and make people shoot. I am a real cat, one to the linkman. Friends who like couplets must move…

    门口对联 2025年2月1日
    30
  • 特别欣赏和收藏的对联(016·中堂联)

    什么是中堂联? “中堂”在古代典籍中意指正中的厅堂、中央、宰相。唐代诗人李贺有诗:“怡怡中堂笑,小弟裁涧茶”。“中堂”之语有人说起源于北宋,也有人说起源于唐,因宰相在中书省内办公而得名,后“宰相”亦称为“中堂”。现在人们更多的将中堂定义为家中最为重要区域,用于接待贵宾贵客、谈论要事、商议家务的地方,如客厅、客堂、上房正厅等正中的地方。 中堂联,专指张贴或悬挂…

    门口对联 2023年9月28日
    320
  • 10副讀書對聯,至樂無如讀書

    對聯,由於其內容博大精深,語言精煉工整,讀來朗朗上口,因此深受中國人的喜愛。從古至今,中國人留下瞭不少讀書對聯,今日從中選取瞭幾副經典對聯,讓我們一起賞讀。 01 發奮識遍天下字; 立志讀盡人間書。 這是北宋大文豪蘇軾撰寫的一副自勉聯。蘇軾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代文豪,其文章之所以大氣磅礴,與他宏大的求學志向、超人的發憤精神是分不開的。 02 萬卷古今消永日; 一…

    门口对联 2024年12月6日
    11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email protected]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