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副讀書對聯,至樂無如讀書

10副讀書對聯,至樂無如讀書

對聯,由於其內容博大精深,語言精煉工整,讀來朗朗上口,因此深受中國人的喜愛。從古至今,中國人留下瞭不少讀書對聯,今日從中選取瞭幾副經典對聯,讓我們一起賞讀。

01

發奮識遍天下字;

立志讀盡人間書。

這是北宋大文豪蘇軾撰寫的一副自勉聯。蘇軾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代文豪,其文章之所以大氣磅礴,與他宏大的求學志向、超人的發憤精神是分不開的。

02

萬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曉送流年。

這副對聯為南宋詩人陸遊所作。陸遊一生酷愛讀書,他曾說自己“人生百病有已時,獨有書癖不可醫”。

這副對聯的上聯是陸遊讀書生活的真實寫照,“萬卷”與“古今”表明他讀書數量之多、內容涵蓋之廣。陸遊依靠讀書來“消永日”,即打發漫漫長日。

下聯“一窗昏曉”足見陸遊讀書廢寢忘食,竟不知窗外天色是黃昏還是晨曉。正是因為埋頭苦讀,勤耕不輟,陸遊才寫下瞭許多傳世詩文,真乃“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03

養心莫善寡欲;

至樂無如讀書。

一代名將鄭成功,戎馬一生,久戰疆場。殊不知,他也是個熱愛讀書的人。

這副對聯上聯出自《孟子》,說的是一個人修身養性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清心寡欲,唯有如此才會變得高尚純潔,下聯說的是人最大的快樂莫過於讀書,正如對聯有上下兩聯缺一不可一樣,養心與讀書也是缺一不可的。

04

讀書取正,讀易取變,讀騷取幽,

讀莊取達,讀漢文取堅,最有味卷中歲月;

與菊同野,與梅同疏,與蓮同潔,

與蘭同芳,與海棠同韻,定自稱花裡神仙。

此聯是蘇州留園五峰仙館聯,作者是清末的陸潤庠。

上聯說讀《尚書》使人懂得什麼是做人處事的正道,讀《易經》使人懂得“窮則通,通則變,變則久”的道理,讀《離騷》能讓人感受到其幽雅不凡,讀《莊子》使人懂得達觀天下、超然大度,讀漢代的文章可以堅定人的意志。人生最有味道的事情便是讀書。

下聯提到的菊、梅、蓮、蘭、海棠都是高潔的花朵,終日與它們相伴,也能如它們一樣纖塵不染、灑脫自如。

05

瓶花落硯香歸字;

風竹敲窗韻入書。

這是曾國藩的九弟、湘軍主要將領之一曾國荃的名聯,是一幅題書齋聯。

插在瓶子中的鮮花掉落到盛有墨水的硯臺裡,花香融入到墨水之中,當用筆蘸墨水寫字時,所書寫的字散發出花的清香;一陣風吹過,搖動瞭窗外的竹子,竹子的枝葉打在窗上,敲擊出有韻律的聲音,主人在窗下讀書,這有韻律的聲音在不知不覺間,融入瞭書中。此聯中,字含花香,書有竹韻,閑情逸致,躍然紙上。

06

萬事莫如為善樂;

百花爭比讀書香。

這是清代乾隆進士顧光旭的一副對聯。上下聯分別闡述瞭“為善樂”和“讀書香”的修身養性之道。

與人為善,助人為樂,可以得到許多精神慰藉,有助於保持良好的情緒,所以世間萬事都沒有為善那麼使人快樂。這種精神上的歡愉、輕松和幸福感對為善者是非常有益的。有人說:利他可以延年,要使自己生活過得充實、有意義、有價值,就要為他人多著想,這樣你會感到胸懷寬闊,精神舒暢。

“書猶藥也”,讀書不僅可以醫愚,而且會使腦子越用越靈活,讀書的異香是百花都比不上的。

07

貴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無益,隻怕一日曝十日寒

這是毛澤東在湖南一師念書時寫下的,是根據明代學者胡居仁的一副對聯改編的。胡居仁的原聯是:“茍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胡居仁與毛澤東的對聯,說的都是讀書貴在持之以恒的道理,但毛澤東對原聯的小改動,細細體會卻別有一番意味。

胡居仁的上聯說一個人要是有恒心的話,不必起早貪黑讀書,長此以往會精力不濟的。毛澤東的上聯則將“起”和“眠”換瞭個位置,什麼人三更起五更眠,大概隻有一個心血來潮的人才有這樣的作息吧,可是這樣的人做任何事都隻有三分鐘的熱度,更不可能持之以恒讀書瞭。毛澤東的下聯將“莫過”改成瞭“隻怕”,語氣更加堅定瞭。毛澤東青年時代寫下的這副對聯,也是他畢生讀書生活的真實寫照。

08

與有肝膽人共事

從無字句處讀書

這是周恩來青年時代的一副自勉聯。周恩來曾有一句影響瞭一代又一代青年學子的名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副對聯上聯說的是要結識有膽識有志向的人圖謀大業,這大業自然就是中華之崛起、國傢之富強;下聯說的是不僅要讀“有字之書”,也要讀“無字之書”,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增長社會才幹,實現社會變革。

09

有關傢國書常讀

無益身心事莫為

這是徐特立1938年贈給一位青年朋友的對聯。這副對聯上聯鼓勵青年人多讀能激發自己愛國之情的書,下聯則告誡青年人多做有益於社會和人民的事。雖然這副對聯產生在特定的時空背景下,但對今天青年人的讀書與修身也具有指導意義。

10

好讀書不好讀書;

好讀書不好讀書。

這副對聯初看起來文字一樣,實際上是一副韻味十足、含蓄幽默的對聯。

上聯第一個“好”和下聯第二個“好”,念hǎo;上聯第二個“好”和下聯第一個“好”,念hào。意思是年少時正是好好讀書的時候,卻不喜歡讀書;長大成人之後,想讀書瞭,卻因為各種條件的限制而沒機會讀書。

這副對聯告訴我們,不要等到“書到用時方恨少”才知曉讀書的重要性,切不可“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本文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

Like (0)
华夏门网的头像华夏门网
Previous 2024年12月6日
Next 2024年12月6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email protected]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