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副經典對聯,點醒無數世人

10副經典對聯,點醒無數世人

01

大肚能涵,斷卻許多煩惱礙;

笑容可掬,結成無量歡喜緣。

這是浙江鄞縣天童寺彌勒佛前的對聯。

煩惱人人會有,對待方式各有不同。法國作傢大仲馬曾說:“人生是一串由無數的煩惱組成的念珠,達觀的人是笑著數完這串念珠的。”這副聯語也勸化世人要持豁達樂觀的態度,對人間的“恩怨親仇”“悲歡離合”等煩惱事,要想得開,看得遠,放得下,這樣才能卻愁解煩,結成無量歡喜緣。

02

傢坐無聊,亦念食力擔夫紅塵赤日;

官階不達,尚有高才秀士白首青襟。

此一副對聯選自清人金纓《格言聯璧》。意思是說居傢閑則生煩悶,應想到靠勞力吃飯的挑夫在炎炎赤日中辛勞奔走;職位不夠顯達,但還有才能卓越的優秀人才到老仍是平民佈衣。

明人陳繼儒說:“人隻把不如我者較量,則自知足。”萬事退一步想,可得自在之樂,唯知足者能之。

03

寬宏坦蕩福臻傢常裕;

溫厚和平榮久後必昌。

這副楹聯掛於喬傢大院喬傢私塾院正堂門樓。

楹聯意思是說處事心地寬宏坦蕩,就會福至運達,傢族時常富裕;待人性情溫厚平和,才能榮耀久長,後輩必定昌盛。該聯充分體現瞭儒傢的修身治傢思想。

04

門內罕聞嬉笑怒罵,其傢范可知;

座右遍書名論格言,其志趣可想。

“傢范”指治傢的規范、法度、風教。《舊唐書·崔珙傳》有雲:“禮樂二事,以為身文:仁義五常(指仁、義、禮、智、信),自成傢范”。上聯是說傢庭內極少聽到嬉笑怒罵聲,可知其治傢嚴謹。

下聯講在書桌的右邊遍書用以自警的格言至論,可見其志向和情趣的高雅。明代袁瞭凡雲:“凡人居傢,幾案上須有勸善書,或先賢格言一冊。俾朝夕翻閱可以收攝身心,擴充善念,獲益不淺,而於教子弟輩,尤為要緊。”這是對聯語的很好詮釋。

05

得意失意切莫大意;

順境逆境切莫止境。

一時失意不要在意,人最可怕的是心志的放棄;一時不如意算得瞭什麼,人最可貴的是重頭再來的精神。順境有利於充分發展,逆境卻有助意志磨練。不論處於何種情境,都應該正視現實。善待順境,挑戰逆境,讓自己人生更加豐盛。

06

少讀書,便是低天分;

行刻薄,真乃大糊塗。

清代文人王之春撰寫。

上聯說一個人天分的高低全在於他的用功程度,天分低是因為自己少讀書的緣故,由此勉勵兒孫要多讀書。

下聯教導兒孫不要刻薄,言行刻薄是真正的大糊塗。

07

開懷一笑天下事;

閉口不論世上人。

俗話說:“人無十全,瓜無滾圓。”所以我們要“不見他人過”,對天下事一笑瞭之,“是非以不辨為解脫”。

宋代高僧慈受禪師說:“莫說他人短與長,說來說去自遭殃。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安身第一方。”

08

隨時快樂隨時福;

一日清閑一日仙。

上聯是說,任何時候,隻要自己感到幸福或滿意,就是享福。如唐伯虎《感懷》詩所言:“萬場快樂千場醉,世上閑人地上仙。”
下聯的“清閑”,即清靜悠閑。知足常樂,心滿意足,壽由此而延,福由此而添。這樣,得一日悠閑即是享一日天仙之樂。

09

怒氣伏寬,用寬自然少怒;

勞心喜逸,處逸慎勿忘勞。

上聯意謂憤怒的情緒能被寬闊的胸懷所降服。發怒幾乎人人難免,怎樣才能少怒和制怒呢?“用寬自然少怒”。所謂用“寬”,首先是要心寬。其次是怒上心頭要善於“寬懷自解”。
下聯意謂勞心的人喜歡安閑,但也要勞逸結合,勞苦與安逸要適度。這提醒人們:勞心者固然喜逸、要逸,但處逸忘勞或勞逸過度都是不利於健康的。

10

當盛怒時,少緩須臾,

俟心氣和平,省卻無窮煩惱;

處極難事,靜思原委,

待精神貫註,自然有個權衡。

上聯是說當大怒時,容易激動,失去理智,這時應稍緩片刻,等到心氣平和後,再理順情緒,這樣才會避免錯誤,省卻無窮痛苦煩惱。

下聯是說處理大事、難事,也不能匆忙作出決斷,要“靜思原委”,弄清來龍去脈,然後“全神貫註”,權衡損益輕重,自然有個法度。

◎本文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

Like (0)
华夏门网的头像华夏门网
Previous 2024年12月2日
Next 2024年12月2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email protected]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