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澳門|走進鄭傢大屋,帶你看“經典”+發現“新鮮”

發現澳門|走進鄭傢大屋,帶你看“經典”+發現“新鮮”

走進鄭傢大屋

認識歷史文化

發現更多精彩

澳門歷史城區內有眾多中西文化建築相互毗鄰。當中,典雅古樸的中式大宅鄭傢大屋,一直是旅客參觀和藝文展演的其中一個熱門地點。

發現澳門|走進鄭傢大屋,帶你看“經典”+發現“新鮮”

攝影:李向陽

趁紀念鄭觀應誕辰180周年系列活動在進行,今期就和大傢介紹鄭觀應在澳門的重要“足跡”——鄭傢大屋的各種特色。

01

月門

鄭傢大屋,位於澳門半島西南部,與阿婆井前地對角相望,是由思想傢鄭觀應先生之父鄭文瑞及其傢人陸續修建而成⋯⋯

發現澳門|走進鄭傢大屋,帶你看“經典”+發現“新鮮”

月門

由鄭傢大屋的大門進來,要經過一道圓形的“月門”,月門前有一條直直的通道,稱為“轎道”。

發現澳門|走進鄭傢大屋,帶你看“經典”+發現“新鮮”

月門望向大門角度

發現澳門|走進鄭傢大屋,帶你看“經典”+發現“新鮮”

楓樹和猴子寓意封侯

鄭傢父子當時都有官職,訪客前來拜訪主人時要在廊道處下轎,方可步入其宅第入口“榮祿”,轎夫及隨從等則在外面等候,故而此廊道又稱為轎道。入口門樓的墻身裝飾有許多吉祥如意的圖案。

02

趟櫳門

發現澳門|走進鄭傢大屋,帶你看“經典”+發現“新鮮”

通奉第牌匾

發現澳門|走進鄭傢大屋,帶你看“經典”+發現“新鮮”

傳統三重門

鄭傢大屋內餘慶堂門口掛有“通奉第”的牌匾,兩側對聯分別是“前臨鏡海”和“後枕蓮峰”,簡單概括大屋選址時背山面海的環境格局和景觀意象。

發現澳門|走進鄭傢大屋,帶你看“經典”+發現“新鮮”

一個傢族傳承下來的傢族信條(family motto)很多時候也反映在居傢裝潢以顯醍醐之用。在鄭傢大屋裡到處可見匾額楹聯,不難發現鄭氏傢訓的重點落在行善積德、勤儉樸素、刻苦耐勞、不貪名利、修心求道的信條上。

發現澳門|走進鄭傢大屋,帶你看“經典”+發現“新鮮”

餘慶

《周易坤卦.文言傳》說:“積善之傢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傢必有餘殃,必之雲者有可必之道也,蓋福無幸獲而善在力行”。

發現澳門|走進鄭傢大屋,帶你看“經典”+發現“新鮮”

以餘慶堂為名,加上內藏牌匾和四條柱子上的兩副楹聯,處處展現著鄭傢傢風樸實無華,主張行善積德的理念。

發現澳門|走進鄭傢大屋,帶你看“經典”+發現“新鮮”

惜食惜衣不獨惜財還惜福

求名求利必須求己免求人

發現澳門|走進鄭傢大屋,帶你看“經典”+發現“新鮮”

若果明修齊道理無忝爾生

何須建參贊事功但安所遇

03

洋為中用

心系傢國

發現澳門|走進鄭傢大屋,帶你看“經典”+發現“新鮮”

鄭傢大屋有中式的古樸和優雅,但走進院內會發現,中式蠔殼窗與葡式百葉窗並存、中式屋頂與西式天花呼應,大屋處處體現中西結合的特色——

發現澳門|走進鄭傢大屋,帶你看“經典”+發現“新鮮”

發現澳門|走進鄭傢大屋,帶你看“經典”+發現“新鮮”

中式建築手法主要表現於屋頂、梁架結構、內院中多樣的窗戶、趟櫳門等;而受外國影響則印證於一些室內天花的處理、門楣窗楣的式樣、簷口線,以及外墻的抹灰。

發現澳門|走進鄭傢大屋,帶你看“經典”+發現“新鮮”

另一方面,鄭傢大屋更承載著中華文化優良傳統思想。例如,受到傢族訓理熏陶,鄭觀應在國傢發生饑荒時曾大力施以援手,因而後來有達官送予民宅賀瑞靄華堂之喜的匾額,亦即上面崇德厚施的來源,為的就是感謝鄭氏雪中送炭。

發現澳門|走進鄭傢大屋,帶你看“經典”+發現“新鮮”

另外,鄭觀應在鄭傢大屋書寫舉世聞名的《盛世危言》。在這本著作中,鄭觀應針對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提出瞭一系列改革方案,在風雨飄搖的時代,以“富強救國”的思想感染瞭很多中華兒女發奮圖強。

鄭觀應紀念館

發現澳門|走進鄭傢大屋,帶你看“經典”+發現“新鮮”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移玉步到鄭傢大屋旁邊的鄭觀應紀念館,繼續瞭解鄭氏的生平,學習其心系傢國、積德行善的思想精神。

發現澳門|走進鄭傢大屋,帶你看“經典”+發現“新鮮”

04

潮逛鄭傢大屋

科學、創新、多元

發現澳門|走進鄭傢大屋,帶你看“經典”+發現“新鮮”

鄭傢大屋設有線上VR虛擬導覽功能,公眾隻需透過電腦或手機裝置,掃瞄指定二維碼或登入澳門世界遺產網www.wh.mo/cn/ 或澳門文化遺產網頁 www.culturalheritage.mo 即可體驗“雲參觀”,從導賞中瞭解更多。

發現澳門|走進鄭傢大屋,帶你看“經典”+發現“新鮮”

發現澳門|走進鄭傢大屋,帶你看“經典”+發現“新鮮”

導覽提供“景區互動”及 “展品互動”兩種線上體驗,提供粵語、普通話、葡萄牙語及英語的導賞,有空可以掃碼看試試。

發現澳門|走進鄭傢大屋,帶你看“經典”+發現“新鮮”

發現澳門|走進鄭傢大屋,帶你看“經典”+發現“新鮮”

如果打算現場到訪,鄭傢大屋還有擴增實境(AR)互動,現場透過智能手機掃瞄指定二維碼或開啟指定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

Like (0)
华夏门网的头像华夏门网
Previous 2024年9月7日
Next 2024年9月7日

相关推荐

  • 會玩的廣州人,都悄悄去瞭這裡!

    廣州好看的拍照打卡地 不隻有廣州塔、海心橋等 現代化建築 還有不少名人故居/舊居 隱匿於喧囂都市的一隅 那些尋常巷陌之中 把往事娓娓道來 李小龍祖居,圖源/羊城攻略 廣州小眾打卡指南 之名人故居/舊居篇 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幾座老建築 探尋歷史人文印記 觸摸歷史文化底蘊 01 和功夫巨星隔空“切磋” 李小龍祖居 去永慶坊打卡別隻蹲月亮橋機位 周邊臥虎藏龍 有很多…

    趟栊门 2024年10月29日
    50
  • 跟著地圖逛首店|探索世界從舌尖開始,不出京嘗遍各地美味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隨著品牌首店、特色美味齊聚北京,大千世界完全可以先從舌尖之旅開始。美味的日式拉面、中國的傳統藥膳、香辣過癮的湖南味道、致鮮致精的粵菜茶點……想在舌尖上遊遍世界各地、走遍祖國大江南北也不用辛苦的“特種兵旅遊”,5月26日,新京報聯合高德地圖、選址中國推出“2023北京首店地圖”,在高德地圖中搜索“北京首店地圖”,或打開新京報App,…

    趟栊门 2024年10月8日
    50
  • 嶺南風情 藏於鬧市

    聚龍古村內的靜謐街巷。唐一歌攝/光明圖片 【走進美麗鄉村】 初到廣東廣州,人們總被它的車水馬龍、繁華市井所吸引,殊不知,就在煙火鬧市之中,掩藏著一座有百餘年歷史的古村落。 在白鵝潭的珠江南岸,跨過一座清代古橋“毓靈橋”,再沿大沖口湧上行數百米,便來到瞭聚龍古村。穿過村口的牌坊和小廣場,一排排青磚灰瓦的廣府民居映入眼簾。這些別具嶺南風情的村居院落是廣州現存最完…

    趟栊门 2024年9月19日
    110
  • 傢門口的博物館④ | 荔灣博物館:荔枝灣畔的博物館

    “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在風景優美的荔枝灣畔,坐落著廣州市首傢區級博物館——荔灣博物館。經過不斷發展,館內形成瞭“一館四區”的分佈格局,展示瞭廣州老城區荔灣的歷史底蘊和文化魅力。 荔灣博物館坐落在荔枝灣畔 西關大屋和西關小姐 (博物館裡還藏著棟西關大屋?點擊觀看視頻↑) 第二展區“西關民俗館”以復建的西關大屋為主體建築,通過傢居擺設、情景陳列,局部再現傳…

    趟栊门 2024年9月14日
    100
  • Making a walk in the gate, making tea, and carving faces…Sui\’ao Youth\’s summer vacation is a mess

    Text/Yangcheng Evening News All-Media Reporter Ma Siyong Communication Member Lixuan Picture/Yangcheng Evening News All-Media Reporter Chen Qiuming How is it trendy and unrestraine…

    趟栊门 2025年2月8日
    5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email protected]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