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门前的14字对联,历经1700年风雨,道尽了人间的大智慧

中国有个民俗,大家一定都知道。那就是,当人们处在人生重大节点时,比如:结婚、考试等,又或是处于生活不顺时,许多人都会去寺庙烧香拜佛,以求保佑。

那么说到寺庙,有一个寺庙我们不得不提及,那就是灵隐寺。

为什么?因为灵隐寺闻名遐迩,日日香火不断,是我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被称为“东南佛国之冠”。

此外,灵隐寺中不仅富含了千年璀璨的古刹文化,处在其中的一副14字对联还道尽了人间大智慧。

灵隐寺门前的14字对联,历经1700年风雨,道尽了人间的大智慧

灵隐寺与十四字对联

灵隐寺乃深山古寺,云烟万状。又名“云林禅寺”,位于杭州西湖灵隐山麓,离西湖不远。

一千六百多年前,东晋时期,印度僧人慧理云游于杭,慧理见有一峰而叹曰:“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

于是慧理建寺于此,且取名为:“灵隐”。而家喻户晓的济公也正是在此出家。

随着时间的流逝,灵隐寺愈发壮大且闻名于世,许多人远道而来的。而在灵隐寺中的一道对联,历经千年风雨,也点醒了众多世人。

什么14字对联这么神奇?

这14字对联乃:“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灵隐寺门前的14字对联,历经1700年风雨,道尽了人间的大智慧

为什么这么说?

这14字对联慧就慧在,一句话就把人这一生都会遇到的“困”给简单点明了。

人这一生会有家庭之困、学业之困、事业之困、爱情之困等。那倘若不幸被困于此,我们应该如何自救?

一、学会接受不如意

“人生哪能多如意”这句话点明了世间事实,人生并非事事能如意。苏轼也曾说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所以说,人生一定会有不如意的事情,我们首先得学会接受。

失败是成功之母,遇到失败时,第一件事是接受,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分析失败的原因才能成功。一味沉浸在懊悔苦恼、愤愤不平的情绪里,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灵隐寺门前的14字对联,历经1700年风雨,道尽了人间的大智慧

对待无用之事的破碎,我们也要学会接受。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老人挑着一旦瓷碗,在路上走着。突然一只碗掉到地上,摔碎了,但老人还是头也不回地继续向前走。此时的路人非常疑惑,就问老人:“你的碗都摔碎了,怎么你看都不回头看呢?”

老人徐徐开口说道:“其实,碗已经碎了,我再怎么回头看,还是无力改变。”路人恍然大悟。

你看,这个故事就同“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一样,许多事已成定局,我们无法改变,碗已经碎了,再怎么回头看也是没有用的,我们应该继续往前走。倘若一直回头看,还会误了自己的行程。

灵隐寺门前的14字对联,历经1700年风雨,道尽了人间的大智慧

二、关注积极正向的一面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的前半句是点明事实和抚平情绪宽慰我们,而后半句则蕴含着解决的办法。

很多事情,我们无力改变。若遇到无法改变的不如意时,我们应该转移注意力,更多地去关注生活积极的一面。

举个例子,最近“原生家庭”被广泛关注,绝大部分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是因为父母,而许多成年人甚至已经长大了,至今也被原生家庭所“迫害”。

但我们无法决定自己是否来到这个世界上,也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我们只能“万事只半称心”。如果父母不如意,我们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关注其他方面。因为人生并非只有父母,我们可以转而关注自己的朋友、爱情、事业、学业等等。

灵隐寺门前的14字对联,历经1700年风雨,道尽了人间的大智慧

简而概之:“什么让你感到开心就去关注什么”。这点也符合了心灵疗愈的逃离法则。

三、不求完美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还告诉我们遇事遇人不要太追求完美。

做事情我们要有主次之分,我们做不到事事完美,如果太过追求事事完美,就容易花费过长时间,而时间有限、精力有限,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导致最重要的事情反而做的不好。

对待人也是如此,“水至清则无鱼”、“人无完人”,我们要用一个包容开放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如果太尖酸刻薄,那么身边的人都会离你远去。

刘邦就是对待身边的人十分包容,并且他十分懂得用人之道,如此,他才能够从一介平民,做到九五之尊。可见,包容是十分重要的,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灵隐寺门前的14字对联,历经1700年风雨,道尽了人间的大智慧

对待我们自己也是如此,不必过分苛求自己,陷入一个自卑、自我内耗的困境。许多成功的人都是源于自信,马云、雷军、比尔盖茨……我们都能发现他们都有一颗强大的内心,都十分自信。

因此,不管是对待事情,还是对待别人,或是自己,我们都不必过分追求完美,以“半称心”的态度就好。

四、懂得知足

这句话还告诉我们:要节制贪欲,懂得知足感恩。

“贪痴嗔”,贪为恶之首。古往今来,多少因贪而亡的例子提醒我们要知足常乐。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道理,想必大家都听过,我们要珍惜当下所拥有的,如果想要更多,很有可能最后,我们只得到了芝麻,丢失了原本更有价值的东西。

灵隐寺门前的14字对联,历经1700年风雨,道尽了人间的大智慧

因此,不可太贪,要节制欲望,当一个人的贪念越来越大的时候可能还会误了自己,唯有知足常乐,方可越来越好。

五、修心性以达静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其实更多的是修我们的心。

在人生这场沉浮的旅途中,修一份静,遇事遇人正如前文所说,接受不如意,然后不消极、不苛求、不偏激、知足常乐,以一种超脱、豁达的心境处世。

灵隐寺这短短几句,语言朴实无华,道出了人这一生的处世智慧,教会了我们许多道理。

灵隐寺门前的14字对联,历经1700年风雨,道尽了人间的大智慧

无论世间如何变化更改,我们心中都会有一份淡泊宁静,万事不强求完美,以真实的自我,以积极的面貌,以平和知足的心态面对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以不变应万变。

#历史开讲#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

Like (0)
华夏门网的头像华夏门网
Previous 2023年11月7日
Next 2023年11月7日

相关推荐

  • 厕所门口挂了一副对联,上联“来人不蹲就站”,下联一出众人喝彩

    想要财运亨通?那就关注我吧!点赞关注,让你的好运势不可挡! 还记得小时候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门口贴着的春联吗?红纸黑字,透着喜庆和吉祥,也蕴藏着一种独特的文化魅力,那些看似简单的对仗句子,蕴含着古人多少智慧和巧思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或许想不到,对联这种形式,在中国已经流传了上千年,从最初的桃符,到后来的春贴,再到如今的各种形式,对联早已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五…

    门口对联 2024年8月11日
    60
  • couplets

    # Lower line: Peace and security every month Ask for the upper line: Good luck every year Hengbiao: Happiness lasts In this warm moment, I present to you this carefully conceived c…

    门口对联 2025年1月3日
    10
  • 上联:“寡妇门前是非多,不去为好”,下联对得太有趣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上千年的悠久历史中,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经典的文化。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都成为我国传统中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联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对联因为短小精悍,雅俗共赏,深得古代文人墨客的喜欢。古人除了饮酒,最喜欢的就是做对联了。对联不仅能增进彼此的感情,还能增添许多不为人知的乐趣。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古代经典的对联都有哪些? 说到乾隆,大家并不陌生,…

    门口对联 2024年4月25日
    50
  • 春联上联和下联怎么区分如何贴 对联上联贴在左边还是右边

    在以往,我国春节贴的春联,大多是请村子里学问高的先生到家里来写,然后在先生的指导下贴上的。那过年春联上联和下联怎么区分如何贴?上联贴在左边还是右边? 上联下联的区分: 1、按字调平仄分。 对联比较讲究平仄,这是对联的特点。具体来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否则,读起来就会感到非常别扭。 2、按左右方位分。 贴对联时应将上联贴在…

    门口对联 2023年9月25日
    180
  • 5副暗藏玄机的谜语对联,对仗工整,文采出众,令人拍案叫绝

    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历史上流传着大量好对联,值得后人细细品读。 有一些趣味对联,暗藏玄机,隐藏了谜语,让人捉摸不透,等明白意思之后又忍不住佩服作者的才华。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对联的读书人。大家一定要动动手指,关注我呀。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5副暗藏玄机的谜语对联,对仗工整,文采出众,令人拍案叫绝! 第1副对联:人穷双月少;衣…

    门口对联 2023年10月11日
    16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email protected]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