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是雅俗共赏的艺术,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按照习俗,戏曲演出的戏台前一般都会悬挂对联,或雅或俗,给戏迷观众带去别一种启发。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传统文化的读书人。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赏6副堪称绝对的戏台对联,写尽梨园魅力,令人津津乐道。对了,喜欢传统文化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哦。
第1副对联: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
据说这对联是京剧大师梅兰芳所写。作为一个梨园宗师,梅兰芳对于戏曲表演,可谓掌握精髓,炉火纯青。所以他对于戏曲艺术有着相当深的理解,像上面这个对联,可谓深得三味。
装谁像谁,指的是演出时候,表演者与所表演的人物要真切。“看我非我”,指的是表演者要脱离自己本身的性格,去贴切所表演人物的性格。这个对联体现了戏曲是一种“真”与“假”统一的艺术。
第2副对联:唤醒痴迷,上台容易下台难,看粉墨登场,优孟衣冠原是假;演成今古,一代兴亡千代恨,问文章名世,史迁纪传尚非真。
这个对联借助“戏曲的假”推演出人生的梦幻虚假。戏曲有“唤醒痴迷”的功能,但是演员自己“上台容易下台难”,带上了面具就再也摘不下来了。
其实不只是演员,生活中的我们一旦习惯了某种假面孔,也再难以改变了。为什么大家会觉得有时候存在着隔膜呢?大概便是这种假面具在作祟。
下联立论新奇,大家熟悉的正史《史记》都有许多虚构和艺术加工的成分,称不上完全的真实,那么戏曲表演的假并不妨碍戏曲艺术上的“真实”,足以让戏迷观众穿越今古,了解是非对错。换句话说,对联作者认为,戏曲的地位并不比史书低,这就大大抬高了戏曲的影响力,体现了戏曲的重要作用。
第3副对联:静心听台词,有色有声,有情有景,有喜有悲,休怜小丑无处躲;仔细辨是非,谁忠谁孝,谁愚谁贤,谁真谁假,应看英雄揭榜来。
这个对联运用排比罗列之法,揭示了戏曲表演“有色有声,有情有景”的魅力,更指出戏台上虽然表演时间不长,却能够让看戏的观众产生“忠孝分明”、“真假分明”的感觉,体会出人间的正能量。
这副对联巧妙铺陈,用语通俗而自然,尤其上下联的结尾句子,可谓留白无限,令人深思,令人浮想联翩。换句话说,这副对联本身也像是一台戏,仿佛有“绕梁三日”的魅力,值得细细品味。
第4副对联:无端鼓角齐鸣,插雉尾着龙袍,称王称霸,试问风光能几日;不觉鬼蜮现相,假头衔戴面具,非驴非马,焉知世上少斯人。
这个对联生动展示了戏曲表演的虚幻,却又借此言彼,有点醒世人的用意。上联说,戏台上演员们“称王称霸”,只是一场虚幻,风光不了多久,总有下台之时。这是说,戏曲表演是假的。
下联呢,反其意而用之,是说戏曲虽然假,但是却可以照出真人间。戏曲故事中的小丑与坏人,在现实中都能找到类似的。可见,戏曲也算是“照妖镜”,足以让妖魔鬼怪现出原形,让世人感悟与警醒。
第5副对联:想当年那段情由,未必若 此;看今日这般光景,或者有之。
这个对联自问自答,风趣幽默,相当好玩。上联是说,戏曲表演的故事太过虚幻,仔细想想故事,很容易发现戏曲故事中的一些逻辑存在问题,当年发生的故事未必像戏曲表演的那样。
但是呢,想了又想,又感觉戏曲虽然未必符合史实的,却因为表演者生动的表演,绘声绘色,活灵活现,让人感觉非常真切,所以就有了“或者有之”的感慨,认为戏曲故事还是有可能发生的。
第6副对联:胜则为王,败则为寇,古今不过尔尔;红面孔进,白面孔出,妇孺亦复云云。
这个对联借戏曲道人生。成王败寇,在戏曲中演绎得很明显,在古代社会里更是不变的铁律。而下联则是说,戏曲喜欢用面孔来识别人物,红脸是忠臣,白脸是奸臣,就算是妇孺都能够一眼分清好人与坏人。可以说,下联很好概括了戏曲表演的一种特征,让人泛起同感。
大家还知道哪些关于戏台的好对联呢?我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也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多多收藏和转发我的文章哦。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