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找到了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在世,三千烦恼丝。

幸福和快乐的场景大多类似,但烦恼是各种各样的。

烦恼的根源虽各不相同,但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形式大致雷同。

烦恼未来时,忧心忡忡,心生忧虑;烦恼来时,辗转反侧,痛苦不安;烦恼过去后,时时思之,懊悔不已。

总之,一颗大脑不受控制,时时处于思虑之中。

古往今来,多少聪明智慧之人,也都面临思虑过盛之扰,冥思苦想之下,提出种种学说,试图拯救众生于烦恼之苦。如儒家的“克己”、释家的“空无”、道家的“自然”等等。

我自30岁以后,立志修行,要做情绪的主人,不做情绪的奴隶。前前后后看了不少书,真是改了不少。

但有一处,始终效果不佳。我这人可能是心眼比较小,受人冒犯时,难以克制情绪,比较容易生气,尤其开车的时候。

有那么一两次,别人冒犯了我,当场没报仇,能气好几年。这几年里不知道想出了多少种应对方式,只恨当时反应慢。

我也试过很多种方式去克制自己的这一弱点。

例如前几年,我看了一本书,叫《关键对话》。

里面提出了这样一个模型:

原本我们以为我们是因为某个事件的发生而直接产生反应,例如别人开车别了我,我很生气。也就是A(事件)→B(你的反应)。

但作者提出其实在“事件”和“你的反应”之间,其实还有一个环节,是“你内心对事件的判断”,即A(事件)→B(你内心对事件的判断)→C(你的反应)。

也就是说,你对某件事的反应C并不是由事件A直接导致的,而是由你对事件的判断B导致的。

在这个模型中,事件A是我们不可控的,但你的判断是可控的,因此你最终的反应取决于你的判断,而不是直接取决于事件。

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就可以通过控制B(你的判断)从而控制C(你的反应或者说是情绪)。就拿开车举例子:

A(事件):有人开车别了你;

B(你的判断);

C(你的反应)。

有人开车别你这是事实,不可改变,我们看是否可以通过B(你的判断)的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反应C。

A(事件):有人开车别了你;

B1:你认为对方是故意的;

C1:你火冒三丈。

又或者:

A(事件):有人开车别了你;

B2:你透过车窗发现对方驾驶员昏迷不醒,危在旦夕;

C2:你非但没有生气,还非常慷慨善良得报警救了对方。

这个例子男性可能感受更强烈,我们换一个女性视角。

A(事件):有人摸了你的腿;

B1(你的判断):kao,猥琐男,老娘踢死你!

C1(你的反应):火冒三丈,转头,准备踢死他!

结果发现对方是一个一岁多的小孩——

C2:好可爱,蹲下摸摸头。

当然上面这两个例子中,B2都是你已经确定了对方非恶意,你自然就不会那么生气,说服力还不够。

我再举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有一次我去一个教学楼,看到电梯快要关门了,赶紧往电梯那儿跑。电梯里有个人,看到我往这边跑,立马伸手不停得按梯控,把门给关上了,接着还透过缓缓关闭的门缝用一种很奇怪的眼光看着我。当时给我气的,故意关门,还用目光挑衅,怎么会有这种人!

等了半天,电梯又重新下到一楼,我进了电梯。无巧不成书,这时刚好从楼门处进来一个女生,看到电梯到了也往电梯这边跑。我很自然的伸手去按开门键,结果没用,门还在关。我以为我没按上,又快速使劲按了几下,门似乎关得更快了,这时我不由自主得看向门外正在跑过来的女生,心里还没来得及决定要不要跟她解释一下,门就已经关上了。

然后我明白了前面那个人的目光。

所以我们面对同一个事实现象,内心的判断和事实不一定完全一致,即使有时候事实表现得像是那么一回事,但实际也不是那么一回事。

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而且对此很多人也都有亲身经历。

所以前几年我看到这本书时,对于作者提出的这个反应链模型,我个人确实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我决定按照作者的建议,练习控制B环节,以改变C结果。

一开始果然大有改观。我在路上遇到车辆加塞,会代入自己有时候也会走错车道,不得不加塞变道——人总有犯错的时候。于是就心平气和、安详快乐得礼让之。

这样大概坚持了三个月,发生了一次特别强硬、过分的加塞,让我突然爆发了,接着完全放弃了这项练习,不但回到原来寸土不让的状态,甚至变本加厉,比之前包容度更差了。当然变本加厉的状态也没有持续很久。

看来只靠“术”的形式修炼,治标不治本,容易复发。

过了35岁以后,人也自然地愈加平和,除了“术”的练习,也保持阅读《王阳明》《道德经》《金刚经》之类“道”书的习惯。但进步速度总不及自己预期,无法完全摆脱烦恼控制。

我在《关键对话》之后的第二次比较成功的尝试是“二八定律”原则。此前我心里不自觉得追求100%,也就是开车时我要当第一,比所有的车都快,所以每次被人超车或者加塞对我都是一次“伤害”。这样实际上是很傻的行为,但人总是容易犯傻而不自知。

后来我就强制要求自己遵循二八定律,我比80%的车快就行了,可以接受有20%的车超过或者加塞自己。其实实际上肯定比这个比例更小,估计可能是5:95,但总之不再是100%。

没想到效果不错。看来究竟什么样的方法适合你,真的是做了才知道,光思考是没用的。

后来我就把这个原则运用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对于自我要求,可以100%,例如我可以要求自己对某件事付出100%的努力,但对于自己不可控的,比如说结果、比如说他人,那我就打个八折。如此烦恼少了很多。

当然上面这些方法都是治标,是研究如何减少烦恼。按照圣贤之书的说法,真正的圣人是可以做到无欲无求,压根就不产生情绪。对此我始终连门都不得入。怎么可能练得空虚清净,无欲无求呢?感觉不出家的话不大可能做到。

可能是看我太没慧根了,前几天上天突然在我看书时给了我一点指示。当时我在看《纳瓦尔宝典》,里面有一章讲要活在当下,不要总是懊悔过去和担忧未来。接着我又在另一本书里看到“物来则应,物去不留”这句话,这句话不是第一次看到,但我突然有了一丝灵感。

物来则应,物去不留。人家也没要求你“物来不应”,我也不必按照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非去修炼不生气的功夫,打个折,修炼“物去不留”就行了。遇到事该生气生气,过去了就过去了,不要一直放在心上。只修炼后半句似乎就容易多了。这样也能脱离修炼前半句始终没有进展的困境。

作为一个凡人,我现在的目标仅仅是减少烦恼,成贤成圣太过于遥远和虚无缥缈。能把三千烦恼丝减到三百已经是非常成功了,饭要一口一口地吃。

总之,可以烦,但学着不要放任自己一直烦,慢慢就可以一直不烦。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609448834

(0)
华夏门网's avatar华夏门网
上一篇 2024年5月29日 11:11:23
下一篇 2024年5月29日 11:24:42

相关推荐

  • 到底是先装门还是先装地板?各有什么益处呢?为什么说法都不一样?

    装修界各执一词是为什么? – 为何装门的建议先铺地板 – 如果先装门,一般会预留出地板厚度的间隙,如果间隙调整不好,容易造成门打不开。这样便需要安装工人二次上门调整。先铺地板的话,在安装门时可以现场调节间隙。 – 为何铺地板的建议先装门 – 首先,只有在门安装完毕后,在铺地板时踢脚线会紧卡在门套线边,使堵头不留…

    门窗安装 2024年6月9日
    70
  • 搞定女人最简单的方法,重要的不是钱,而是在这几个方面“刺激”

    #文章首发挑战赛#​ 在感情的道路上,搞定女人并非艰难的难题,而是一门简单又深奥的艺术。让我为你揭示,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厚重的钱袋子,而在于一些看似微不足道,却极富魔力的细节。朋友们,让我们一同揭开这个引人遐思的话题。 女人的内心宛如一本细腻的书籍,需要一个细心的读者。当她诉说心事,表达情感,能够耐心聆听,给予真挚的回应,你便如一位深情的诗人,吟唱着她内心的…

    门窗安装 2023年12月26日
    240
  • 门窗安装工程|铝合金门窗的安装

    1 铝合金门窗的进场验收 ⑴ 涂层及外观: 铝型材表面处理有阳极氧化(厚度AA15)、电泳涂漆(厚度B级)、粉沫喷涂(厚度40~120um)和氟碳涂层(厚度≥30um)。型材表面无凹陷或鼓出,色泽一致无明显色差,保护膜不应有擦伤划伤的痕迹。 ⑵ 强度及壁厚:型材抗拉强度≮157N/mm2,屈服强度≮108N/mm2 ;型材厚度≥14mm。 ⑶ 五金配件:配件…

    门窗安装 2023年12月13日
    600
  • Router: installation, settings, password change, bridging guide

    Wifi routing is the third life besides eating and sleeping, so I share my knowledge about routing with everyone so that everyone can solve it by themselves. Purchasing a router. Fi…

    门窗安装 2025年1月6日
    20
  • 大禹治水有过哪些方法?

    大禹治水的故事充满了智慧和勇气,他采取了多种方法来解决洪水问题。以下是大禹治水的主要方法: 分类治理:大禹将江河湖泊按大小、流向、水质、水利等特点进行分类,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例如,对于淤积严重的河道,他采取了疏浚措施;对于水流湍急的河道,则修建了堤坝来应对。 修建水利工程:大禹大力兴建堤坝、沟渠、闸门等水利工程,以调节江河湖泊的水量和流向,防止水灾…

    门窗安装 2024年6月3日
    81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email protected]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